CMA實驗室資質認定(簡稱計量認證)是法制計量管理的重要工作內容之一。對檢測機構來說,就是檢測機構進入檢測服務市場的強制性核準制度,即:具備計量認證資質、取得計量認證法定地位的機構,才能為社會提供檢測服務。據SLD中檢實驗室技術所知,國家實驗室認可CNAS是與國外實驗室認可制度一致的,是自愿申請的能力認可活動。通過實驗室國家認可的檢測技術機構,證明其符合國際上通行的校準和/或檢測實驗室能力的通用要求。
(1)CNAS是實驗室認可,是自愿性質的;
(2)CMA是計量認證(資質認定),強制性的;
(3)CNAS是可以實現國際互認;
(4)CMA是有具有中國特色的。
一、計量認證CMA和實驗室認可CNAS不同點:
1、對象和范圍不同:
(1)CNAS是所有實驗室都可以申請,只要具備相應的檢測能力,通過認可就可以發證,包括第一方、第二方、第三方實驗室,企業甚至個人實驗室等等,范圍很廣;
(2)CMA是一般只對第三方實驗室,也包括小部分特定的第二方實驗室,范圍比較小,一般跟審查認可一起,只有經過政府的授權才有資格。
2、 依據不同:
(1) CNAS主要是國際標準;
(2)CMA主要是國標標準。
3、 組織和實施不同:
(1)CNAS是國家認可委;
(2)CMA是國家、省質監局。
二、計量認證CMA和實驗室認可CNAS相同點:
1、目的相同
2、考核內容基本相同3、都屬于合格評定領域范疇
三、計量認證CMA和實驗室認可CNAS的要素1、CMA共有19個要素:
(1)管理要素:組織、管理體系、文件控制、檢測和校準的分包、服務和供應品的采購、合同評審、申訴和投訴、糾正措施、預防措施及改進、記錄、內部審核、管理評審。
(2)技術要素:人員、設施和環境條件、檢測和校準方法、設備和標準物質、量值溯源、抽樣和樣品處置、結果質量控制、結果報告。
2、CNAS共有25個要素:
(1)管理要素:組織、管理體系、文件控制、要求、標書和合同的評審、檢測和校準的分包、服務和供應品的采購、服務客戶、投訴、不符合檢測和校準工作的控制、改進、糾正措施、預防措施、記錄控制、內部審核、管理評審。
(2)技術要素:總則、人員、設施和環境條件、檢測和校準方法及方法的確認、設備、測量溯源性、抽樣、檢測和校準物品的處置、檢測和校準結果質量的保證、結果報告。
來源:網絡SLD中檢實驗室、環境監測實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