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取得檢驗檢測機構資質認定(CMA)證書或中國合格評定國家認可委員會實驗室認可(CNAS)證書的,直接認定相應職業病危害因素檢測項目及參數檢測能力,不重復審核檢測方法建立情況。
對未取得CMA證書、CNAS證書的,或CMA證書、CNAS證書未覆蓋的檢測項目,要審核每項職業病危害因素檢測方法建立情況。
申請單位應編制檢測方法驗證、確認或論證程序,規范開展檢測方法驗證、確認或論證,詳細記錄每項檢測方法建立的內容、過程和結論,并規范出具檢測應用報告。采用國家、國外、行業、團體標準檢測方法,應進行方法驗證;采用文獻提出的檢測方法,應對方法進行確認;采用實驗室自行研究制定的檢測方法,應對樣品采集和檢測技術指標進行研究,編寫研究報告,并經至少三名國家級或省級職業健康檢測專家進行審核論證。
主要負責人、質量控制負責人、技術負責人和授權簽字人
甲級:從事職業衛生技術服務工作五年以上。
乙級:無要求
專業技術人員
甲級:不少于30名;高級不少于10名;中級占60%,檢測不少于10人;評價不少于10人,職業衛生工程技術人員不少于3名(其中通風相關專業人員不少于1名),含高級人員不少于1名;公共衛生不少于3名,含高級不少于1名;技術負責人具有高級,工作五年以上,年齡不得超過65周歲。
乙級:不少于15名;高級不少于3名;中級占30%;檢測不少于5人;評價不少于5人;職業衛生工程技術人員不少于1名;公共衛生專業人員不少于2名;含中級不少于1名;技術負責人具有高級;工作3年以上;或中級工作8年以上;年齡不得超過65周歲;
人員培訓
2017年12月31日前,已取得原省級以上安全監管部門指定機構頒發的培訓合格證書的專業技術人員,視同達到考核評估合格要求。
應組織專業技術人員接受崗前專業培訓,機構可以自行開展或委托有條件的培訓機構開展,崗前培訓時間不少于40學時;
機構自行開展的,申請甲級的崗前培訓老師應為國家級職業健康相關專家,申請乙級的崗前培訓老師應為國家級或省級職業健康相關專家;
專業技術人員應接受每年不少于8學時的專業知識繼續教育培訓;
人員說明
中級專業技術職稱同等能力可以通過下列方式認定:①博士研究生,從取得畢業證書之日起從事職業衛生相關工作滿1年;②碩士研究生,從取得畢業證書之日起從事職業衛生相關工作滿4年;③大學本科畢業,從取得畢業證書之日起從事職業衛生相關工作滿6年;④大學專科畢業,從取得畢業證書之日起從事職業衛生相關工作滿8年。
高級專業技術職稱同等能力可以通過下列方式認定:①博士研究生,從取得畢業證書之日起從事職業衛生相關工作滿7年;②碩士研究生,從取得畢業證書之日起從事職業衛生相關工作滿10年;③大學本科畢業,從取得畢業證書之日起從事職業衛生相關工作滿12年。
職業衛生工程技術人員指所學專業為職業衛生工程、安全工程、環境工程、勞動保護、暖通空調、供熱與通風等相關專業或具有相關專業能力的技術人員。
公共衛生專業人員指所學專業為預防醫學、公共衛生、勞動衛生、職業衛生等相關專業或具有相關專業能力的技術人員。
檢驗專業人員指所學專業為分析化學、儀器分析、衛生檢驗和臨床檢驗等相關專業或具有相關專業能力的技術人員。
相關專業能力可通過中級及以上專業技術職稱或學術專著(主編或副主編)、科研論文(第一作者或通訊作者、國家中文核心期刊及以上)、發明專利(署名前三)、科技進步獎(排名前三)等從業經歷證明材料認定。
取得“注冊安全工程師”資格的人員可以認定為職業衛生工程技術人員,取得“核安全工程師”資格的人員可以認定為“核工程類專業”行業工程技術人員。
來源:職業衛生安全網